局部放電
- 瀏覽次數:13922次
- 發布時間:2017/8/13 20:39:31
- 作者:hb_yinhe
局部放電是指發生在電極之間但并未貫穿電極的放電,它是由于設備絕緣內部存在弱點或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缺陷,在高電場強度作用下發生重復擊穿和熄滅的現象。局部放電表現為絕緣體中只有局部區域發生的放電,而沒有貫穿施加電壓的導體之間,可以發生在導體附近,也可以發生在其他地方。這種放電的能量是很小,短時存在并不影響到電氣設備的絕緣強度。但若電氣設備絕緣在運行電壓下不斷出現局部放電,這些微弱的放電將產生累積效應會使絕緣的介電性能逐漸劣化并使局部缺陷擴大,最后導致整個絕緣擊穿。
局部放電可能出現在固體絕緣的空穴中,也可能在液體絕緣的氣泡中,也可能出現在不同介電特性的絕緣層間,或金屬表面的邊緣尖角部位等。所以局部放電大致可分為內部放電、表面放電及電暈放電。
1內部放電
在電氣設備的絕緣系統中,各部位的電場強度往往是不相等的,當局部區域的電場強度達到電介質的擊穿場強時,該區域就會出現放電,但這種放電并沒有貫穿施加電壓的兩導體之間,即整個絕緣系統并沒有擊穿,仍然保持絕緣性能,發生在絕緣體內的稱為內部局部放電。
2表面放電
如在電場中介質有一平行于表面的場強分量,當其這個分量達到擊穿場強時,則可能出現表面放電。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套管法蘭處、電纜終端部,也可能出現在導體和介質彎角表面處,表面局部放電的波形與電極的形狀有關,如電極為不對稱時,則正負半周的局部放電幅值是不等的。
3電暈放電
電暈放電是在電場極不均勻的情況下,導體表面附近的電場強度達到氣體的擊穿場強時所發生的放電。在高壓電極邊緣,尖端周圍可能由于電場集中造成電暈放電。電暈放電在負極性時較易發生,也即在交流時它們可能僅出現在負半周。電暈放電是一種自持放電形式,發生電暈時,電極附近出現大量空間電荷,在電極附近形成流注放電。
在絕緣介質中,由于在制造或使用過程中會殘留一些氣泡或其他雜質,于是在絕緣體內部或表面就會出現某些區域的電場強度高于平均電場強度,而某些區域的電場強度低于平均電場強度,因此在某些區域就會首先發生放電,而其他區域仍然保持絕緣的特性。
局部電場畸變、局部場強集中,從而導致絕緣介質局部范圍內的氣體放電或擊穿所造成的。它可能發生在導體邊上,也可能發生在絕緣體的表面或內部。在絕緣體中的局部放電甚至會腐蝕絕緣材料,并最后導致絕緣擊穿。
局部放電對絕緣產生的破壞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幾種基本形式:
- 帶電質點的轟擊
- 熱效應
- 活性生成物(臭氧、硝酸、亞硝酸、草酸等)
- 輻射效應
- 機械力的效應
以上幾種破壞機理往往同時存在,對于不同材料和不同工作條件,可能以其中的某一種為主。
絕緣介質產生局部放電時伴隨出現聲、光、化學、電磁輻射等多種物理想象,并且油中放電還會分解出氣體,產生能量損耗,引起局部過熱。因此,根據監測的物理量不同,局部放電檢測方法總體上可以分為電測發和非電測法。
1電測法
2非電測法
- 聲測法(超聲檢測)
- 光測法(熒光光纖檢測)
- 溫度測量法(光纖測溫檢測)
- 化學分析法(色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