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機械產品的功能要求,在正確合理地完成了可靠性、使用壽命、運動精度等方面的設計以后,還須進行加工和裝配過程的制造工藝設計,即確定加工方法、加工設備、工藝參數、生產流程及檢測手段。其中,特別重要的環節就是質量保證措施中的精度檢驗。 “檢驗”就是確定產品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的過程,即判斷產品合格性的過程。
檢驗的方法可以分為兩類:定性檢驗和定量檢驗。定性檢驗的方法只能得到被檢驗對象合格與否的結論,而不能得到其具體的量值。定量檢驗的方法是在對被檢驗對象進行測量后,得到其實際值并判斷其是否合格的方法,簡稱為“檢測”。檢測的核心是測量技術。通過測量得到的數據,不僅能判斷其合格性,還為分析產品制造過程中的質量狀況提供了最直接而可靠的依據。
通常情況下,檢測應有以下幾個步驟:
認真審閱被測件圖紙及有關的技術資料,了解被測件的用途,熟悉各項技術要求,明確需要檢測的項目。
根據檢測項目的性質、具體要求、結構特點、批量大小、檢測設備狀況、檢測環境及檢測人員的能力等多種因素,設計一個能滿足檢測精度要求,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檢測預案。
按照規范要求選擇適當的檢測器具,設計、制作專用的檢測器具和輔助工具,并進行必要的誤差分析。
清理檢測環境并檢查是否滿足檢測要求,清洗標準器、被測件及輔助工具,對檢測器具進行調整使之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安裝被測件,按照設計預案采集測量數據并規范地作好原始記錄。
對檢測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獲得檢測結果。
將檢測結果填寫在檢測報告單及有關的原始記錄中,并根據技術要求作出合格性的判定。
檢定、校準和檢測三者之間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對象不同,活動不同,目的不同。檢定:必須使用計量檢定規程;校準:應使用滿足顧客需要的、對所進行的校準是適宜的校準規范;檢測:應使用國家統一規定的商品量檢測技術規范,如果沒有國家統一制定的技術規范,應執行由省以上政府計量行政部門規定的檢測方法。